甲狀腺癌術後甲狀腺素服用的建議

前言:

甲狀腺癌已經成為臺灣女性十大好發癌症之一,
大約在第5名到第7名左右徘迴,
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系統最常見的癌症,
女性發生率是男性的3倍
好發於是25~50歲,
但各個年齡層皆可以發生。

發生率及存活率

依據國民健康署公告2015年女性甲狀腺癌的發生率是17.9/10萬人,
2016年甲狀腺癌男女合計發生率是12.0/10萬人。

最近數十年甲狀腺癌的發生率增加了數倍,
主要是因為比較小的甲狀腺癌的診斷增加所致。
雖然甲狀腺癌是女性十大好發癌症,
但卻不是女性十大癌症死因之一,
原因在於甲狀腺癌(甲狀腺乳突癌(~80%)及甲狀腺濾泡癌(~15%))
分化較好且轉移速度緩慢,
所以早期發現加上合適的甲狀腺切除,
輔以放射性碘(I-131)廓清治療,
一般預後都是良好的。

甲狀腺乳突癌和甲狀腺濾泡癌在所有的癌症中,
算是預後非常好的癌症,
一般而言大多數的病人都可以長期存活,
第一到第三期的10年存活率約90-95%,
第四期10年存活率仍可達約50%。
但甲狀腺未分化癌的5年存活率只有約5%。

切完之後

大部分的腫瘤疾病如果可以將腫瘤切除就會將腫瘤切除,
之後再做輔助性的化療、電療(放射線)、口服藥物治療(標靶、荷爾蒙)等。

甲狀腺癌的手術治療必須考量到後面的輔助治療,
如果評估需要做放射性碘(I-131)廓清治療
因為正常的甲狀腺細胞攝取碘的能力比癌細胞強,
所以必須雙側甲狀腺全部切除
才能讓放射性碘有效進入那些肉眼看不到的殘存甲狀腺癌細胞。

甲狀腺素的補充

雙側甲狀腺全切除的患者,
體內的甲狀腺素濃度會大幅下降,
所以需要補充甲狀腺素
↳ 如何正確服用甲狀腺荷爾蒙

補充甲狀腺素,
除了維持正常的生理機能之外,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就是讓腦垂體分泌的甲狀腺刺激激素(TSH)減少分泌
那殘存的甲狀腺細胞(癌細胞)就不會受到TSH的刺激,
減少復發的機會
所以甲狀腺癌的患者只補充生理劑量的甲狀腺素是不夠的,
必須讓甲狀腺素的劑量大到可以降低TSH的濃度
達到人為的甲狀腺機能亢進的地步。

Cancer Treatment Cooperative Study Group (NTCTCSG)於2006年發表2936人參與的前瞻性非隨機研究發現,
NTCTCSG stage II病人TSH被壓制到< 0.4 mIU/L,
其整體存活期較未達成者顯著進步,
但NTCTCSG stage II病人TSH被壓制到< 0.1 mIU/L並無更好;
NTCTCSG stage III、IV 病人TSH被壓制到<0.1 mIU/L,
其整體存活期較未達成者顯著進步。

ATA建議

美國甲狀腺學會(American Thyroid Association, ATA)對於甲狀腺癌術後使用甲狀腺素的建議如下:
(1)若病人是持續性疾病(如轉移或原位復發)在無禁忌症下,
建議TSH維持在<0.1mIU/L
(2)若病人是臨床與生化上的無疾病狀態(切乾淨且甲狀腺球蛋白極低),
但仍屬於高風險族群(腫瘤分級較高),
建議TSH維持在0.1~0.5mIU/L為期5-10年
(3)若病人是臨床與生化上的無疾病狀態且屬於低風險族群(腫瘤分級低),
建議TSH維持在0.3-2.0mIU/L(正常值但偏低)
(4)若病人經切除腫瘤後無接受廓清治療但超音波下是正常的表現,
建議TSH維持在0.3-2.0mIU/L(正常值但偏低)

一直吃過量好不好?

長期使用甲狀腺素將TSH抑制到<0.4mIU/L在中到低風險的甲狀腺癌患者,
可以減少甲狀腺癌復發的機會,
但同時也會增加骨質疏鬆及心律不整的風險
所以目前建議中低風險患者在經過5-10年的甲狀腺素抑制治療後,
可以調整甲狀腺素劑量讓TSH維持到正常偏低的濃度。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