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血壓控制目標

前言

糖尿病患者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是非糖尿病患者的 1.5 倍
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壓大多與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並存
所以糖尿病患者有高血壓一定要控制
但是不同的共病症可能需要有不同的目標。

糖尿病合併腎病變時

當糖尿病患者出現蛋白尿和腎功能惡化便會有較高的心血管事件風險,
若能將血壓控制於130/80 mmHg 以下
將有助於延緩腎病變的發生和惡化。

血壓越低越好?

血壓的控制不是越低越好。
ACCORD-BP trial針對合併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的糖尿病人,
比較積極治療(SBP <120 mmHg)和標準治療(SBP <140 mmHg)兩組,
對心血管保護之優劣,
結果顯示兩組在心血管死亡及心腦血管阻塞機率並無統計學上的差異。
但針對腦中風則SBP <120mmHg族群優於SBP <140mmHg

一般的糖友到底要控制在多少?

最近一篇刊登在期刊Diabetes Care上的文章,
針對無複雜性併發症的糖友做了一個4.8年的觀察性研究。
總共28014人分成SBP<120120-129130-139 mmHg三組,
分析其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結果發現將SBP控制在120-129 mmHg及130-139 mmHg的兩組,
在分析結束後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並無不同。
但可惜的是將SBP控制在<120 mmHg的群組,
不但在實驗觀察剛開始不久便顯著的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而且這個趨勢隨著觀察時間拉長更加明顯
圖表內容指出將SBP控制<130 mmHg跟SBP控制<140 mmHg做比較,
僅在年齡<65歲的糖尿病患者,
會減少19%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但>65歲後則無。
其他因子如性別、抽菸、體重、罹病時間、腎功能及使用哪種血壓藥,
都沒有差異性 (使用利尿劑有明顯不利趨勢但無統計差異)。

圖表內容也指出將SBP控制<120 mmHg跟SBP控制<140 mmHg做比較,
只有年齡<65歲的糖尿病患者是沒有差異的(是否暗示年紀較輕耐受較好?)
年齡只要>65歲一律較差。
其他因子如性別、抽菸、體重、罹病時間、腎功能及使用哪種血壓藥,
全都顯示控制在<120 mmHg以下明顯惡化心血管疾病發生率

結論:

在沒有特殊共病症的糖尿病患者,
建議血壓控制在<140mmHg之下。
嚴格控制到<130mmHg基本上沒有太多壞處,
在年紀<65歲患者還可以少心血管疾病發生。
但嚴格控制到<120mmHg,
則明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所以還是要小心血壓過低帶來的問題。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