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薪水不升,血壓倒是升高了~

前言:

高血壓就是血壓超過標準值,
雖然這個定義淺顯易懂但是沒有量血壓就是不知道。
我國有將近460萬成人罹患高血壓,
但這些人很多不是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壓,
就是沒有好好接受控制。

高血壓並不一定有症狀,
常有人血壓超過180~200毫米汞柱才開始有頭暈或身體不適的症狀,
所以沒有勤量血壓(特別是高風險族群)
非常容易忽視高血壓的發生。
千萬不要等到中風之後才知道自己有血壓的問題啊~

過去研究指出

國際期刊《The Lancet》(刺胳針)在2012年曾經發表一篇文章:

1990年年代造成失能或死亡的最重要的三個原因分別是
(1) 小孩體重過輕 
(2) 來自固體燃料的家庭空氣汙染
(3) 抽菸 (含二手菸)
那個時候高血壓其實就已經是頗具影響力的第4名了
然而隨著科技的進步,
糧食取得變得容易,
更少汙染的燃料的使用,
到了2010年代造成失能或死亡的最重要的三個原因分別是
(1) 高血壓 (7%)
(2) 抽菸 (含二手菸) (6.3%)
(3) 酒精濫用 (5.5%)

高血壓影響力很大

高血壓其實是心臟病、中風、腎臟病等疾病重要的危險因子。
世界高血壓聯盟估計全球有18%的人口死亡跟高血壓有關。
然而高血壓常沒有症狀,
許多人知道自己高血壓卻未採取任何控制措施,
導致人體器官的傷害,
因此高血壓又有"沉默殺手"的稱號。

高血壓的年輕化

依據國民健康署102-104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的調查,
18歲以上民眾高血壓盛行率高達24.1%,
表示成人每4人就有1人罹患高血壓。
國內18-39歲成人高血壓盛行率為4.7%,
平均每21人便有1人患有高血壓,
估計有超過36萬年輕人有高血壓的問題。

如何早期發現?

先前文章已經提過了高血壓要如何處置
美國發佈高血壓新定義,台灣高血壓前期要怎辦?

國內目前還沒有跟進美國發佈的新高血壓定義,
所以依據2015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暨台灣高血壓學會高血壓指引
Ⅰ正常血壓定義為<120/80mmHg
Ⅱ高血壓前期定義為120-139/80-89mmHg
Ⅲ高血壓定義為>140/90mmHg
目前因應高血壓年輕化的趨勢,
國建署建議18歲以上民眾每年應至少次量一次血壓。
Ⅰ若血壓判斷正常則維持每年至少量測一次,
Ⅱ若血壓屬高血壓前期者未來為高血壓患者的機會是1.7倍,
建議應立即改善生活型態並尋求醫療人員平估後續變化。
Ⅲ若已達高血壓標準,
則建議盡速與醫師討論是否即早治療,
減少日後因高血壓造成的慢性病如心臟病、中風的風險。

結論:

高血壓的年輕化未來會衝擊社會生產力,
早期預防、早期控制、減少併發症勢在必行。
三高中唯獨高血壓不需要抽血就能測量,
有家族病史或高風險族群應定期自我檢測。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