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佈高血壓新定義,台灣高血壓前期要怎辦?

前言

降低高血壓診斷標準就是醫師跟藥商勾結要賺百姓的錢?

這個論調跟降低血糖診斷標準是糖尿病科醫師跟藥商勾結要賺百姓的錢有異曲同工之妙...

其實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醫療成本可能還比較省,
不會用到很多後線昂貴藥品跟付出處理併發症的成本,
相較之下人民應該會更健康,
醫療財政也更長壽~


除非...某些醫匠專開昂貴藥、昂貴檢查、昂貴治療來賺錢,
他就會希望病人處在一種有點穩定的糟糕的狀態...

先看一則新聞報導:

美國發佈高血壓新定義! 7200萬人增加至1.03億人

其實美國在前幾年還有將高血壓控制的目標提高,
這讓很多照顧慢性病的專科醫師反彈,
因為血壓跟很多慢性併發症有關係,
要降到目標直也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新的高血壓標準指南,
有助於民眾早期的血壓控制,
預防中風、心血管疾病和腎衰竭拯救生命和金錢。


台灣血壓的定義?

依據2015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暨台灣高血壓學會高血壓指引

正常血壓定義為<120/80mmHg
高血壓前期定義為120-139/80-89mmHg
高血壓(第一期以上)定義為>140/90mmHg

所以美國目前下修高血壓診斷,
落在之前定義為高血壓前期的後半區域,
而美國將原本120-129/<80mmHg仍定義成高血壓前期。
2015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暨台灣高血壓學會高血壓指引
(上表)台灣血壓定義
(下表)高血壓生活習慣改變建議


高血壓前期會怎樣?

高血壓前期是未來變成高血壓一個非常重要的因子,
與正常血壓的人相比,
未來成為高血壓患者的機會是1.7倍,
而且有將近6成高血壓前期的人會在8年內進展成高血壓。

高血壓前期要做什麼?

針對血壓的控制,
由於東方人與西方人對於未來併發的疾病不同,
西方人最容易引發的疾病以心肌梗塞最多,
台灣則以腦中風為主,
因此對控制血壓的建議也不會相同。

But目前對於高血壓前期的族群,
仍建議調整飲食、生活習慣來控制血壓

生活作息調整: S-ABCDE

S(Sodium restriction): 限制鈉攝取(限鹽)
A(Alcohol limitation): 限制酒精攝取
B(Body weight reduction): 體重控制
C(Cigarette smoking cessation): 戒菸
D(Diet adaptation): 飲食控制(DASH得舒飲食)
E(Exercise): 持續運動

生活作息調整的細節需要醫療團隊的建議(詳情請洽各專科醫師)

台灣民情如何?

台灣可是美食王國,
飲料店跟炸雞店數目與醫院數目成正比,
又偏偏台灣人不太愛運動,
而且政府提供的免費成人健檢使用率又不高,
所以常常慢性病發現時已經有不可逆的傷害了~
CNN推薦台灣四十大美食

在健康檢查的時候醫師說: 你血壓有點高但還不是高血壓~
台灣人: ㄚ要不要吃藥控制?
台灣醫師: 不用~
台灣人: 呼~(鬆一口氣)
台灣醫師: 但是要飲食運動控制!! 你等一下門口出去左轉衛教室報到~
台灣人走出診間直奔停車場 (停車要錢的~快回家~)

台灣人民有辦法拋開過去跟了自己將近30~40年的生活習慣,
馬上清淡飲食跟養成做運動的好習慣?
所以飲食跟生活習慣的改變常是治療中很困難的一個環節。

結論

雖然美國將高血壓定義下修到130/80mmHg,
但是也沒有說馬上一定要用藥物控制,
可以先做飲食跟生活習慣的改變,
這些都是之前的治療指引就有提到的。

台灣目前尚未跟進美國下修標準,
但如果跟進用藥人數增加可能是無法避免的,
因為飲食跟生活習慣的改變是最困難的地方。

留言